找到相关内容609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识蕴

    能依所依俱时而有的意思。前五的俱有所依,决定有四种:[1]同境依,就是眼等五色根。这五色根与眼等五同取现境,即眼识依眼根同取色境,乃至身识依身根同取触境,所以得名同境依。[2]分别依,即第六意识。眼等五,只有自性分别,缘境的时候,不能明了分别,深取所缘相,必由五俱意识助令五明了取境,故第六意识,是前五的分别依。[3]染净依,即第七。五的行相浅,没有计执,所以五本身无染,由受第七的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448279.html
  • 缘起法泛谈(2)

    苦道。迷于缘起者,于是眼耳鼻舌身种识,便取着于尘。以取着故,于是转入第六,成善恶因种入第八。第七以我见我慢而生攀缘。于是更支配第六识造善恶业。以致覆障第八不得显现,因而落入六道生死。故众生临命终时,一生所造善恶诸业,俱时现前。这便是因缘第八识净种子不得现前故,于是随业流转,不得自在。  如果众生以净戒因缘故,不令五取着于尘,于是第六可得无过。第六无过故,于是第七不生攀缘。不以我见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1660410.html
  • 发菩提心

    这三种发心配于菩萨的五十二位,即是以信成就发心配于十信、十住,以解行发心配于十行、十回向,以证发心配于十地;前二发心属凡位,后一发心属圣位。就由这一种理论发展出第六发心和第八发心的分别,以为凡位的发心是第六发心,而圣位的发心是第八发心。   六世纪中的慧远(523~592)著《大乘义章》十四卷,分五聚二百四十九门(今本二十卷,存四聚二百二十一门)。书中《净法聚》篇有发菩提心义一门,分发...

    郭元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3138897.html
  • 唯识学中的功能性种子与经验知识性种子

    所则产生了想再看到或不想看到这一红色的微弱意向(明确的情感和意志活动是由第六及其受、思心所形成的)。②由此可见,新的认知、感受、意向等,是在心所的参与下形成的;或者,换一种更简单的表述,是由这些心所...学术研讨会文集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9年。具体分析想心所与六的关系:其中,五与想心所共同形成的是五种感觉,第六与想心所共同形成的是知觉、表象和概念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3841552.html
  • 关于玄奘法师的《会宗论》

    本质相分”之外,有一种“影像相分”,也属于“性境”。《〈成唯识论〉了义灯》卷二云:“前五转识俱第六,现量缘诸实色时,得境自相,即此相分亦是性境,相从质故。”照相宗的教理说,我们的眼识、耳识等五种转识缘色、声等外境的时候,必有第六意识在一起,因此,这样的第六又名五俱意识,而眼识等五共称前五。这六种识接触到了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1543048.html
  • 基因优生的唯识心理法则

    第二能变是末那。末那就是意识的根,又叫“我”,或第七。第三能变是六。分别是眼识、耳识、 鼻识、舌识、身识和意识,意识又称第六,是人平常的思想中心;其他简称为前五。这八就好象一棵树,树的所有枝叶相当于前五,树的主干相当于第六,树根相当于第七,整棵树的源起于种子,树的叶、枝、干,根都含藏着种子的基因,种子的基因决定了树的品种和质量。植物的生住异灭规律,人们容易看出;物质世界的成住坏...

    黄祖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150242.html
  • 五方佛与五部

    第六成就妙观察智,能除五毒中之疑毒,多情而易生大悲之慈心,获  莲花部之事业成就。  (5)不空成就佛:不空成就佛梵名Amoghasiddhi,此佛土所转化的烦恼是嫉妒,所净化之蕴是行蕴,以前五...西方阿弥陀佛─治痴  对治痴毒。礼拜阿弥陀佛,不但加被我们此生获得健康、长寿,将来生  西方极乐世界,更能证得永恒的法身慧命。  手印是弥陀定印(禅定印),其智为妙观察智。  【妙观察智】第六从有漏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3962134.html
  • 谈爱情与情苦及如何解脱

    是非之中。此期要做情绪管理,控制大脑的第六及皮质意念且观想转化心念以道业为主,依止佛菩萨修行成就道业。 (5)持戒波罗蜜:参考情缘戒,深知情爱的可怕与无孔不入,学习情缘戒尽量不再造情缘,并期望早日了却各种情缘(一生当多生使用)。 (6)禅定波罗蜜:以禅定方进入第六、第七、第八认识业障的种类,如咖啡色(情种)、灰色(淫业)、嗔业(白色)、骄慢(黄色)、痴业(黑色黏液)及其他业种,由定中查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4676664.html
  • 呼吸念佛方法

    念。真念佛是无念哪。有个念佛的念头就是第六在念佛。第六(意)它是管分别的,一有分别就是凡夫,你用凡夫的心去念佛,你怎么能得力呢?这就叫“念佛无计量,清净平等心”就是佛。 我们念佛千千万万不要计数...陀佛”,出气加“阿弥”也行,入气加“阿弥”也行,就是先用第六——思维分别去念,念来念去念久了,第七末那就培养成了……它(末那)接手了,就好办了!不用老去想了,往那一躺先想着要先把呼吸调匀以后,再...

    犟牛居士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42383263.html
  • 浅论西游记中的隐喻

    佛法来讲,分别对应人的四种识。   唐僧代表的是“去后来先做主公”的第八,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,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本原,无穷以来的记忆都储存在里面,它是一个巨大的种子仓库。   而孙猴子代表的是第六,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意识,他在故事里象征的是人的想象力,孙最得意的是筋斗云,好比人类的思想,眨眼间可以穿越无穷距离,可以上天当神仙,也可以自封齐天大圣,不过,这都是一种想象而已,就好象YY...

    大巫神

    |西游记|喻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1211237223.html